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0

今日大马窘境┄从因果到走出“烟霾”

舊文重溫 - 這是我2005年寫的,今日看來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了。可悲的是,馬來西亞似乎沒有太大變化。


自九七年金融风暴至今,大马经济及国家发展就面临裹足不前、原地踏步的问题。所面对的困境,就如同自该年起每年降临我国的烟霾般朦胧。这一切以笔者愚见看来,都可归结为人才问题。人才,是开发核心知识产权,创本土名牌产品的关键因素;人才,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力量。国家兴旺靠原始天然资源,靠招商引资、靠资本运作都不是根本,其根本是人才,以及能让人才一展所长的环境:一个自由、民主、及法治严明的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的好处是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其特点:不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这方面来看,大马所奉行的,虽然声称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然而我们选拔人才的制度却是落后的,传统家长制的。论资排辈是咱们的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遗憾的是有一些古老的说法仍然颇有道理,像“你无法教会一匹老马新的技巧”,除非一个人习惯于变化,否则改变自我是十分困难的。体制化也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排斥它,后来你习惯它,直到最后你离不开它。想想看,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多大一部分被体制化了?这也可归类人类的依赖性——个人的思想总是在变换的,而人潜意识里抗拒这种变换,人总是想找一种固定的思想。这种人性,如果激进些说,就是人想下跪,以让 “主子” 们为自己的命运做主。

时代变迁,生产力水平上升,社会文化的蜕变所决定的只是人们极力依赖和崇拜的人或物或精神的不同而已,然而这种依赖性本身却是不变的。从统制物品价格,到管制监督媒体以杜绝不良因素荼毒人民思想,我国政府对人民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对于政府干涉自身生活的文化,人民早已习以为常,甚至与这文化形成情侣间你侬我侬般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了。在我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似乎是无所不能的。官场干预市场,“公仆”干预“主人”生活。可事实呢?往往当你干涉一个复杂的系统时,事情的发展将会是你无法预料的。于是当政府企图改造我国社会自殖民地时代就有的自由经济体系、司法-行政-立法三权独立,及大学学术独立等英式系统时,其实早已注定了我国今日的困局。

大马自七十年代来经济从农业经济逐渐转型成工业经济,确实改善了不少人的生活。而我国的现代工业化模式,是原始的劳力密集型工业,靠的是大马人民愿意出售廉价劳力所换来的。七十年代起外资大量投资我国,设立区域生产中心,确实制造了不少就业机会。这让我们经历了二十年的荣景,让我们自信满满,更有了二零二零年宏愿的计划。虽说我国靠廉价资源起家并不是十分健康,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史来看,一个国家依靠低成本来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是再正常不过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然经历这样一个阶段。我国政府当初选择走这条路,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条路是有尽头的,不可能一直走下去。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模式,必然会发生衰退,使自己的生存和生产状况越来越恶劣。

在大马经济持续发展下,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换言之工资也无形中增长了不少。这一来,一向只为他人代工生产来赚取利润的我国中小型企业开始面临难题了。其实代工生产本身,在全球产业链和贸易体系中利润本来就是很低的,所以企业基本上很难再投资用于建立自有品牌以及进行自主研发上,也没办法建立自有品牌所需要的销售渠道等。转型的机遇,稍纵即逝。一旦未能抓紧机会,及时发展自身品牌、掌握自身核心技术。现实最终迫使这些企业拼命压低工人的工资,去追逐更低的利润,而工人工资低下又使得工人难以有资本去提高自身劳动素质,职工素质不高又会制约企业的升级,这样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企业落得个类似其廉价工人的状况。

对外国资金所设立的工厂而言,一旦某生产基地失去原先的廉宜成本,生意人唯一选择,就是搬走。只因外国商人并没有留在某国家,为其稳定就业作出贡献的社会义务。在大马,不少外资早已因此撤走,这情形在曾是外资密集基地的槟岛最为显著。至与有能力的本土公司,早已出走到大陆、印尼或越南设立新的生产基地。只留下没有及时转型、一路来为外资工厂充当下游支援工业和一味自满于原先“荣景” 的本土中小型企业。他们正面临着苦不堪言的困境。被逼留下的,更演化成过度依赖外劳的畸形生产模式,进而衍生了困扰我国多年、阴魂不散的外劳问题。要迈向大马二零二零宏愿,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是把我国产业及工业转型至技术密集模式,或更理想的,有自身品牌及资金的研究及发展 (R&D) 模式。得做的功夫,一方面除了要继续加强我国的民主和法治,增强外资信心外,另一方面更要重用人才,鼓励人民把创意应用到生产上,以促使我国顺利过渡至产业链最高环。

大马的多媒体超级走廊,正是我国意图励精图治,欲迎头赶上先进国而拷贝的加州硅谷模式。带着国人无限期望而诞生,至今天已8岁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却只成了“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式的畸形产物。它非但没成为东方硅谷,却成了国内产业发展商瓜分的肥肉。除了其因为挂着“资讯工艺中心”大旗,而叫价高昂的地产产业外,所谓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并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其一年一度的顾问大会,更沦为常年的例行公事,国际顾问团一年一度走马看花的来访。其不能开花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马并没有为这“东方硅谷” 提供一个完善的市场,一个所谓有效率的市场 (Efficient Market) 及源源不绝的创意人才 。

硅谷的诞生有很多因素,不单是把一些优秀人才、高科技企业集中起来就可以完成的。硅谷依托在美国这样一个世界市场的中心,其创造的技术和产品才可以迅速在美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为全世界创造价值 和利润,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抛开众所周知的原因:加州气 候宜人,是移民聚集的地方;这群人更具有开拓、冒险和创新的精神 。简单地说,硅谷不是盖出来的,它的产生自然而然,不能同加州 隔离、不能同美国隔离。硅谷内有不少世界闻名的大学,有人说正是这些大学成就了今天的硅谷。然而大学就是大学,只是一个教育的地方。它们同 硅谷的关系就是向硅谷输送大量高科技的尖端优秀人才,硅谷又使 各大学充分了解了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大学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研 究课题。他们的关系,可谓“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

要制造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我们只能靠政府大刀阔斧地整顿法治,使其更具透明度、有公信力;及建立起一流企管制度,兼有效率、自由化的经济金融体系。至于人材,政府已制定不少优渥政策鼓励海外人材回流,每年更花不少钱保送优秀生到海外深造。这一切当然对提升我国人力资源质素有所帮助,但这留学生及海外人数回归对我国人力资源整体大局来说,无疑只是杯水车薪。改善我国人力资源大本营,即本地大学,显得更具策略性及更有效率。换句话说,我们也期待本地大学能扮演起史丹福、哈佛大学于硅谷、美国的角色。改善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然而大马许多教师、家长和学生始终对大马的教育制度抱有相当程度的不满。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不是以学生为本,不是为了测试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改进学生素质上的缺陷而建立的。相对的,现有制度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强迫学生学修本身不喜欢的科系)、毁坏了学生的身体(小学生书包比学生还重)、破坏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强迫大学生进行尿液检验)。这种制度不是帮学生的,而是整学生的。因此不少人高喊“让教育回归本质!” 。那什么又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原始使命又是什么呢?

教育的目的本身,基本上有两个。一方面是很实用地定位在“让学生学会获取面包的能力”(技艺层面),另一方面则偏重培养学生的优良性格和让人尊敬的品性 (价值层面)。技艺层面,也就是人们可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一门技术,然后再通过这门技术安身立命,谋求生存必需的钱财。社会也会在这种技艺的传承中得到进步,物质文明不断丰富。另一方的价值层面,也就是善恶的分辨问题。通过获得知识,人们从愚昧走向成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与自己身份相对称的行为,什么是不相符的。所谓修身养性,知识学得越高,知善恶的分辨力也就越清晰。昔日,正是这种知识的双重功能赋予了大学纯洁和神圣,赋予了天之骄子们崇高的德性和高超的技能,所以他们获得了人们的尊敬。教育与训练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育不仅传授着知识,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绝的人文资源。“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个人文观念深植于美国教育哲学的核心,表达了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这对受着填鸭式的训练的大马学生而言,应该是有教益的。教育就是提炼孩子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东西,启迪孩子拥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外在的强力加上去的东西。学生应了解,读书不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

大学是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的最后一站。本地大学经历多年的风风雨雨,及大专法令的钳制下,早已显得奄奄一息。若想本地大学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大学,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必须赋予大学其独立、自主的学术地位,将大专法令加于大学上的枷锁给解开。大学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就业市场提供了一个筛选机制,因此,废除固打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后马哈迪时代的政府已为这开了头,只希望有关部门能有效贯彻绩效制,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把戏。苹果与橙的比较,只会让外国人对我们的学术标准感到百思不解,进而失去信心。除此之外,让我们且看大马今天的大学教育是多么的功利,学生进校门后就被灌输就业形势如何严峻如何紧迫的问题,然后在各门学科中接触的都是这门学科对以后赚钱、谋取一个好的职业有多大帮助。管理学讲的是实践的管理经验,经济学是成本与代价的分析,连道德教育课也成了传播社交公共关系技巧的方向。整个大学被变得太快的社会牵着鼻子走,大学里到处都飘浮着经世济用的学问,在这种氛围中,大家都想着从知识中直接获得赚钱的本事,知识的“价值层面”又如何能以修身养性、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赋予象牙塔内这众多知识精英们以更高的道德自觉和羞耻感呢?在如今的大学教育中,知识的“技艺层面” 得到最大化的表达,而“价值层面”却越来越被遮蔽,这是教育的整体性误导。

大学,就是知识的工厂。大学的本质,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所以,教授是哪里的博士,出了多少专著,还在次要。重要的是,大学的教学,怎么为年轻人创造一种更有成效的互相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产生一流的人材。所谓世界一流的学生,并不仅仅取决于应试能力,而应该从以下几个基本方面来衡量:第一,是否对外部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反映出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二,是否能够在好奇心基础上,实际动手探索其内在规律,解释原因,提出对策 ,这反映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否能够掌握前人已建立的系统的基础知识体系, 这是学习能力。因此大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在学生年幼时就灌输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不依靠他人,采取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校里应有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加强个性修筑 (Character building),不断地参与后果练习 (Consequence practice) 从而使学生明白不同的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的后果,以便让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作决定和选择成为一项经常受训项目。我们的大学生,拥有这样的素养了吗?

知识不过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互补,才能发挥它的全部能量。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尊重生命个体,这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对生命的尊重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所追求的极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教育最终使命,是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并通过自身努力不懈来赢得别人肯定、尊重。许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老师尊重、获得体面的成绩,是他们生而具有的权利,老师动辄处罚学生是不对的。家长的出发点看来并没甚么不对。他们似乎却完全忘了:别人的尊重是必须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而得来;老师的责任不是让孩子们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完成人格的成长,获得对付现实世界的能力。家长应认识到,一味顺应、娇纵孩子,最终仅会使他们无法在现实社会竞争。大马的教育文化,也该由“软”转“硬”,开始建立基本的标准,使其变得越来越严格,以让孩子变得用功一些。学生也有必要改变观念,摆脱旧有的含蓄美德,除了上课时踊跃发问外,也应在课外勇于表达本身对某事的观点、勇于展现自己的思想。

除了改革教育制度外,在改善国家竞争力方面,政府及社会可以做的也不少。大马与台湾地区居民人口接近,产业架构类似。所走的步伐,也不无雷同之处。因此,我觉得台湾经验拥有我们可借镜的地方。六十年代,台湾经济稳定累积成长,在有力的政治与社会条件中,技术官僚得以发挥最大的才干,加上国际资本和技术几次转移,台湾成为有效率的接纳者。到了六十年代末期,赤贫人口大幅降低,社会财富累积迅速,人民的生活已达小康的水平,成果令人侧目。台湾在八十年代全面起飞,无论是经济、科技、艺术、出版、电影、流行音乐都表现出高度的创造力。台湾人民求知若渴,大专、书局、图书馆林立,知识性的杂志、书籍和在职进修皆风行一时。蒋经国时代的台湾政府管理背后的思维逻辑,实行的不是从上而下的教育和指令,而是法治文化中的契约精神。结果在这种遵守公共约定的自觉中,人人追求创新,力争上游。其政府推崇法治文化,及"藏智于民"的作法,是不是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呢?

如今大马拥有许多世界一等的基本设施,撇除经常为人苟病的“一流设备,三流管理” 不谈,基本社区配备如图书馆、科学馆、在职训练中心等设备却是十年如一日。要贯彻"藏智于民"的良政,在新旧社区设立更多阅读中心,建立更多在职训练中心也该成为风气及国家政策才行。也许大马可参考美国退休总统建立自身图书馆的做法,让第一所“敦马哈迪图书馆”矗立在国土上,为国民读书风气开个先。我始终相信,知识只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最终必将变成生产力,也必能将把我国带向更美好的明天。当今的世界里,知识力量的累积是一种相乘的平方立方多次方的关系,而不再仅仅是工业时代的线性相加的关系了。通讯与资讯技术的发展更几乎彻底打破了时空的距离,大马得及时搭上这列车,积极发展资讯工艺,使资讯工艺普及大众,这才能为国家经济创造另一个高峰。新住宅区的发展也好,旧社区也罢,政府也必须强制民居得与宽频设备挂钩,不管人民有没有订购宽频服务,宽频服务商得先把服务普及至社会每一个角落。新居入伙准证的发出,必须不是仅基于旧模式的水电供齐全便可,也须让宽频设备成为标准配备。只要政府积极实施资讯普及计划,最终资讯工艺必能惠及全民,助人民搭上全球化的列车。

学校考试当掉了,因病缺席了,往往仁慈的老师还会给予补考的机会。令人悲哀的是,生活并不总是给我们补考的机会。世界贸易,及国家间的竞争、发展,也是如此。它们并不会因为某某国家要实施保护政策,而缓慢下来,并给予该国家某某年的缓冲发展时间。要迎头赶上,唯一能做,就是本身得付出倍等的努力。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我国要达到二零二零宏愿,现阶段而言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大家的美好将来,谨希望这篇文章能起抛砖引玉之效,愿与大家共勉之。

Sunday, June 15, 2008

Stratford Festival of Canada

世界知名的加拿大莎士比亞戲劇節(Stratford Festival of Canada - http://www.stratfordfestival.ca)通常在每年加拿大夏季中舉行,四月開始演出一直持續到十一月冬天為止。Stratford 離開倫敦不遠﹐僅一小時車程。在屋主太太強力推薦﹐又剛好買到有夠“俗”的戲票及火車票之下﹐我也就前去湊熱鬧啦﹗

Stratford是一個英式古典風的小鎮,現在已有四座專業劇場,每座劇場每日安排不同戲碼輪演。我訂到的票是今年的主打大戲﹐羅密歐與朱麗葉。有趣的是﹐羅密歐是白 人﹐朱麗葉是黑人。嘻嘻﹐在北美這夠政治正確了吧﹖由於肥貓的英國文學只可以用“爛”來形容﹐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我只是看熱鬧而已﹐還是看“身騎白馬﹐走三關...”的歌仔戲比較適合我 ... =D

小鎮的小小火車站﹐每天僅四個班次﹐實在和太平的火車站有的一拼。


火車站內﹐是很簡陋﹐沒有空調﹐當值人員也是懶洋洋的。

街頭一景。

很令我驚奇的發現﹐這前不把村﹐後不把店的小鎮居然有華人的太極道觀﹗

其中一個劇場。

很有藝術感的小巷﹐畫滿了壁畫。

壁畫一。
壁畫二。
街頭的噴水雕塑﹐上面刻著“善待所有生物﹐眾生平等 - Be kind to all living creatures”。

又一個彫像﹐紀念小鎮二戰中犧牲的鎮民。

Avon river。橫貫小鎮的小河﹐很像太平湖。

河邊有不少天鵝﹐也是小鎮一景。

傳說中的黑天鵝。

劇場外的莎士比亞彫像。


除了正規戲劇外﹐鎮民們也不甘寂寞﹐在戶外搞起了音樂節來。都是鎮民在表演﹐有才華橫溢﹐貌似下一個Canadian Idol的﹐也有五音不全出來獻醜的。不過加拿大人很慷慨﹐都一律報以鼓勵的掌聲。

這就是我看戲的劇場﹐是最大的一個﹐可容納兩千人。

背景故事時間﹕Stratford 地處加拿大安大略鐵路中樞交集點。本來是相當興旺的一個地方﹐可是在北美鐵路運輸開始沒落後﹐小鎮經濟也開始一厥不振。於是一個當地人就想到﹐何不創辦一個莎士比亞戲劇呢﹖(因為英國的Stratford是莎士比亞出生的地方,剛好與加拿大的Stratford同名。) 當然這點子是成功的。戲劇節創辦到現在已經五十多屆了,每年的觀眾可以高達數十萬人次﹐令小鎮成為北美旅遊熱點!以前就叫 莎士比亞戲劇節,只製作莎翁的劇碼,可是後來也製作不是莎翁的戲劇,因此又更名為Stratford Festival。沒想到這個戲劇節居然令沒落的小鎮起死回生﹐經濟又從新活躍起來。 也許國內一些小鎮也可以參考參考這經濟案例吧﹖為了紀念這人對小鎮的貢獻﹐鎮民還把一個鎮內的小內陸島命名為這人的名字 - Tom Patterson。

Some random pictures around London, Ontario

倫敦雜記

這幾個週末我沒有到外坡去旅行﹐只是在倫敦四週游蕩。加拿大的夏天已經開始了﹐夏天放暑假的時候是北美的旅遊旺季。倫敦旅遊局也開始推介倫敦市的旅遊景點﹐他們還特地從老家英國進口了著名的Double Decker﹐推出了紅巴士繞市游。七月前是免費的﹐我也去湊了一番熱鬧。

旅遊巴士除了在市區四處兜外﹐也帶遊客到郊外的故事書游樂園(Storybook Garden)﹐一個用童話故事作為賣點的主題公園。園裡可以看到不少類似這樣的巨型故事書。

園裡還有不少童話人物﹐就象這巨型青蛙(雖然它的動作實在有點曖昧...)。

老麥當勞的農場(Old McDonald's Farm)﹐還記得小時候的英文童謠嗎﹖

園裡還有很多孔雀游晃﹐剛好碰上開屏的。

倫敦博物館﹐比起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倒也中規中矩。

街頭壁畫﹐不知為什麼北美四處都是壁畫。這畫的是冰上曲棍球﹐加拿大人最熱愛的運動。


倫敦的菜市場。
冰上曲棍球場。也是倫敦球隊倫敦騎士 (London Knights) 的主場。

安大略省政府大廈﹐楓葉旗飄揚。

One London Place。據說是安大略第三高大樓(多倫多以外)﹐倫敦第一大樓。矗立在這小城市確實有些不尋常。

Middlesex County court house. Middlesex 是倫敦所在的縣﹐倫敦是Middlesex 的縣會。
倫敦現存最古老的房子,Eldon House,建于1834年。

維多利亞公園裡的坦克。


倫敦市有很多公園﹐尤其是圍繞著泰晤士河一帶。河邊有很多很多野鴨子。看到了吧﹖


野鴨子一家。


公園裡有很多小動物。嘻嘻﹐在垃圾箱偷吃被我逮到的松鼠。讓我想起Over the Hedge裡的動物們。


Saturday, May 24, 2008

Downtown of London, Ontario

Today I toured the downtown area of London (Ontario) and snapped some pictures. The downtown used to the center spot of Londoners during the 70s. Nowadays it is deserted and appears to be run down due to the openings of massive box stores in the sub-urban area. This is somehow similar to Tesco/Jusco/Carrefour/Giant phenomena in Malaysia.

VIA Rail Canada station at London. You can take a 2-hour train ride to Toronto along the busy Quebec-Windsor corridor.

Downtown street view.
There are many churches in the downtown. And you can see a guy is reading in the mainstreet too. I found Canadian Londoners like to read a lot, what a big contrast compared to home..=D

A nice building in downtown.
Street view two. Starbucks! They are everywhere, aren't they? ;-) But in Ontario, Canada has its rivals which is Tim Hortons. Tims serve good coffee (I like the cappucino particularly). Speaking about Tim Hortons, recently there is a Timbit-gate story which I will like to tell. The story goes like this: A cashier working in one of Tim's outlet gave away one Timbit (some doughnut balls) to a customer with a crying baby for free. Because of that, she was fired by the manager! This issue has caused much controversy and of course, general public sympathize the cashier and the incident has really tarnished Tim Hortons' PR image badly. The cashier eventually got her job back, but at another Tim outlet. Even since then, many Canadians would joke to the cashier: "I want a free Timbit" when they buy their coffee... ;-)

Street view 3.
Street view 4.
London Life main office. A major insurance company in Canada.
A nice church.
Another one.
A statue in Victoria Park, downtown.
Statue at Victoria Park entrance.
Some street basketball carnival on-going in downtown, which is a typical event in the summer.


Sunday, May 11, 2008

Butterfly Conservatory, Niagara Falls

我的尼加拉之旅中也游览了附近的蝴蝶公园。在此上载了一些沾花惹草的照片。

公园外观。
剑形郁金香。

金黄郁金香。


小花。

红花会。

蝴蝶。

萤光蝶。

虎斑蝶。

采花粉。


长得像人眼的蝴蝶。

这个更厉害,七眼怪蝶。

群蝶大会。


巨大的花时钟,很像赛柏再也公园里的大时钟。这些都是Niagara Parks - School of Horticulture的杰作,念三年才可毕业当园丁。(原来在加拿大当专业的园丁得念三年书,恐怖...)